· PDF 檔案根據《阿毗達摩論》的觀點,水界與其他三大元素不一 樣,是不能夠直接通過觸覺覺知,而只能間接地從觀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。 4. 火界(tejodhātu)的特相是熱(或冷);作用是使到(同一粒色聚裡的)其他色法成 5 《阿毗達摩概要精解》, p.231。
攝阿毗達摩義論
阿耨樓陀師的<<攝阿毗達摩義論>>,是南傳巴利佛教中一部最精拔的作品,字數不多,譯為漢文大約有五萬五千字光景,文簡義豐,生動地敘述了各種重要的法相,有系統地介紹了全部論藏的哲學理論,是研究整個論藏最好一個指導手冊。
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第一 攝心分別品(Cittaparicchedo)
Google apps
阿毗達摩概要精解(中譯修訂版-2010 年9 月)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英編者: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 中譯者:尋法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 阿毗達摩與清淨道論
攝阿毗達摩義論(Abhidhammatha-Sangaha)
攝阿毗達摩義論 您是本站第 個參觀者 (自1998年03月17日開始計算) 資訊更新日期: 88(’99)/12/26(5th ed.) [The Ist htmled ed.(03.17.’98) will be continueously revised some other day!
攝阿毘達摩義論 – 法雨道場
阿毗達摩概要精解(中譯修訂版-2010 年9 月)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英編者: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 中譯者:尋法比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 阿毗達摩與清淨道論
阿摩線上測驗. 234,035 likes · 234 talking about this. 最好玩,最有用的線上測驗,讓你【錯在阿摩,贏在考場!】 Jump to Sections of this page Accessibility Help Press alt + / to open this menu Facebook Email or Phone Password
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精簡版 目錄
【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序 】 preface-1 序 preface-4 心流圖與各品對照表 【 第一 攝心分別品 】 1-1 本品導讀 1-3 八十九心(與 121 心)明細表 1-4 89 ⁄ 121 心 (圖) 1-5 八十九心分類〈總覽表〉 1-6 八十九心〈歸納表〉 1-7 本品論文及名詞解釋 1-17 欲界不善心,善心的生活實例
梵名 Sadpadaśāstra。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論藏。即:(一)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,二十卷,舍利弗造,唐代玄奘譯。(二)阿毘達磨法蘊足論,十二卷,大目犍連造,玄奘譯。(三)阿毘達磨施設足論,大迦多衍那造,未傳譯。(四)阿毘達磨識身足論,十六卷,提婆設摩造,玄奘譯。
· PDF 檔案根據《阿毗達摩論》的觀點,水界與其他三大元素不一 樣,是不能夠直接通過觸覺覺知,而只能間接地從觀察其他色法黏在一起而得知。 4. 火界(tejodhātu)的特相是熱(或冷);作用是使到(同一粒色聚裡的)其他色法成 5 《阿毗達摩概要精解》, p.231。
獨真為一,所謂本淨阿摩羅識。真妄和合,共為八種。義如上辯。共本識與阿阤那識及起六識,通前為九。」其中前真妄分別之義,約於阿梨耶不失真而攝之於真,後真妄離合之義,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,以之對於阿摩羅之唯真離妄而分別者也。
阿毗達摩概要精解
· PDF 檔案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vi 毗達摩義廣釋》(Vibhāvinī2īkā),壓厇噸度卥寫了自己寯該 概要的註疏,華壓岈通英卥。 當惒叨達達摩長老吾英國瞭數其修訂瞔悌,我則吾郠 里蘭厴著盧審悘那拉達長老寯該概要的英譯。
本文檔為【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-尼 蟟笷集竡階 稈】,請使用軟件OFFICE或WPS軟件打開。作品中的文字與圖均可以修改和編輯, 圖片更改請在作品中右鍵圖片并更換,文字修改請直接點擊文字進行修改,也可以新增和刪除文檔中的內容。
描述 阿耨樓陀師的《攝阿毗達摩義論》,是南傳巴利佛教中一部最精拔的作品,字數不多,譯為漢文大約有五萬五千字光景 文簡義豐,生動地敘述了各種重要的法相,有系統地介紹了全部論藏的哲學理論,是研究整個論藏最好一個指導手冊 作者:阿耨樓陀 譯者:葉均 出版社:大千出版社 出版日期
找攝阿毗達摩義論優惠推薦與比價格就來飛比,收錄各品牌與規格攝阿毗達摩義論在MOMO,PCHOME,SHOPEE優惠商品,飛比讓您輕鬆比價,花最少買最好
阿毗達摩
請教各位先進大德, 我在網路上聽一位法師說研讀阿毗達摩非常重要, 我 google 了一下, 發現阿毗達摩好像分成好幾部論, 請問這幾部阿毗達摩的論典, 有無先後次序? 建議從《入阿毗達摩論》《五事毗婆沙論》《雜集論》之類的,這是我老師說的。
《摩奴法論》(梵語:मन स म त ;中文譯名又作《摩奴法典》,中國學者蔣忠新指出मन स म त (Manusmṛti)即「摩奴傳承」,狹義上專指「法論」)是婆羅門教倫理規範的一部法論,託名由婆羅門教裡的印度人種始祖摩奴所撰,實際寫成年代不詳,現今學者相信大約為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
20140514 《攝阿毘達摩義論 》。 20140514 《攝阿毘達摩義論》上課一幕。 20140514來自美國的Metta居士現場為瑞典及加拿大佛友翻譯開印長老的開示。 20140514 安居第一項課程是住持開印長老主講一個月半的《攝阿毘達摩義論
梵名 Sadpadaśāstra。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論藏。即:(一)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,二十卷,舍利弗造,唐代玄奘譯。(二)阿毘達磨法蘊足論,十二卷,大目犍連造,玄奘譯。(三)阿毘達磨施設足論,大迦多衍那造,未傳譯。(四)阿毘達磨識身足論,十六卷,提婆設摩造,玄奘譯。
阿毗達摩與清淨道論
本社團專供討論「南北傳阿毗達摩」及「清淨道論」,不過目前創社者只對南傳阿毗達摩略有看過一些資料,對北傳論藏則所知極為有限。^^! 在經律論三藏中,佛弟子應以經律為主要參考依據,而論藏則為後來的弟子所整理(南傳則視大多數論藏為佛陀所說),因此論藏也代表了當時佛弟子對佛法
生平 編輯 浮陀跋摩自幼聰慧出眾。廣學三藏,而對《毘婆沙論》特別有興趣,常常持誦此論。當時有沙門道泰遊蔥嶺之西,得《毘婆沙論》梵文本,一直等待賢人翻譯。所以當浮陀跋摩來到中國,又以擅長此論聞名,便請他主持漢譯。南朝宋元嘉十四年,浮陀跋摩在涼洲城內的閑豫宮展開了譯經
《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》是為詳解迦多衍尼子的《阿毗達摩發智論》而造的釋論。 唐玄奘以完全的底本譯重譯成《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》二百卷,簡稱為《大毗婆沙論》或《婆沙》,對於僧眾正確和完整地理解教義是很主要的,是小乘說一切有部所正依的論藏。